隔山跨海 不阻党史学习心——援非人员积极汲取党史滋养,做好援非抗疫工作
按照中央和自治区统一部署、自治区卫生健康委的安排,自治区疾控中心从2021年3月开始,以科级以上领导干部为重点,在中心全体党员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党史学习教育。而远在非洲的短期抗疫医疗队队员也没落下,在完成援非抗疫工作的同时,不但与所在的援非医疗队临时党支部共同学习,还通过视频连线等多种线上线下的方式保持学习进度,学党史、践初心,传承红色精神,并把学习成效转化为援非抗疫工作的动力和成效。
踏上新征程。我国新冠疫情防控获得了阶段性胜利,进入稳定阶段,国际形势却不容乐观,特别一些非洲国家出现了疫情反弹。2021年2月-3月,应科摩罗、尼日尔国家政府邀请,国家组建短期抗疫医疗队对两国进行为期3个月的国际抗疫合作任务,结核病防制所副所长崔哲哲同志2020年3月在援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前线火线入党,成为一名光荣的新党员。综合办公室副主任陈玉柱同志则在2020年支持边境疫情防控工作中,主动要求驻边,一去大半年。当他们听说国家正在组建援助尼日尔抗疫医疗队时,义无反顾地,惜别家人,再次踏上征程,远跨重洋来到陌生的非洲大地。
学史悟思想。在非洲,他们牢记初心使命,践行着习近平总书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秉承中国对非洲的医疗援助50多年的“不畏艰苦,甘于奉献,救死扶伤,大爱无疆”的中国医疗队精神,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和专业务实的工作作风,积极主动作为,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正值国内党史学习教育轰轰烈烈地掀起,自治区疾控中心党委对两位队员的学习进行了积极的指导,要求所在党支部要保持与援非队员之间的联系,及时给予工作上的指导支持,给予生活上的关心关爱,学习上提供方案、资料,一些重要的学习教育活动则以网络连线的形式,借助互联网打通时空的“壁垒”,利用“指尖课堂”随时随地点播学习,力保中心党史学习教育“一个都不能少”,让他们也融入到正常的党史学习教育中来。队员们也坚持在党史学习教育网学习党史,形成资源共享、数据互联的党史学习教育模式。同时,他们还在援非医疗队临时党支部的领导下,按照党史学习教育的部署,讨论、制定所在临时支部的学习方案,按方案进行学习。学习之余,还高唱《我爱我的祖国》等红歌。陈玉柱表示,在异国他乡唱起这首歌,感受尤其深刻和强烈。作为临时党支部的宣传委员,他积极通过党史学习教育官网等党史学习网站加强自身党史的学习,并收集汇总和学习党史相关材料,供临时党支部进行集体学习。在学习过程中,他们感悟党史,思想进一步升华。正如崔哲哲所说:通过中国共产党从成功到成功的历程,我体会到了中国共产党之所以保持先进性的本质是党始终代表了人民的利益和先进生产力。尤其是在这场没有硝烟的疫情防控阻击战中,中外表现迥异,让我充分认识到中国共产党领导是疫情防控管理体系中的主导因素。其核心内容就是总结制度优势,坚持全民上下一盘棋的统筹管理,调动各方面的资源,集中力量办大事。成功的经验告诉我们,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正确的意识形态,坚持党的初心和使命感,才能让我们的中华民族迈向繁荣昌盛的社会主义新时代。因此,我们要更积极作为,主动担当,践行“听党话、跟党走”的誓言。陈玉柱则表示,在面对这场百年难遇的全球重大疫情面前,党和政府一直坚定推动国际抗疫合作,为各国提供大量的抗疫物资和人员援助,作出了中国贡献。我们作为国家“人类是命运共同体”的具体践行者,有自豪感,更有沉甸甸的责任感。
力行开新局。为此,他们进一步将党史学习教育与援助抗疫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全力做好了援非合作抗疫工作。在科摩罗,陈玉柱在该国抗疫委员会工作会议上积极分享中国抗疫经验,深入4家综合医院和2家新冠定点医院、社区卫生中心、实验室等开展考察调研,为科方疫情防控、病人救治管理、核酸检测等提出有效建议;参与科方疫苗接种计划,培训科方疫苗接种师资力量,规范疫苗接种流程。积极落实党和政府为了海外同胞安危而开展的“春苗行动”,协助和争取为海外同胞接种疫苗,让当地侨胞深深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心关爱。针对在科摩罗同胞健康问题,他们临时党支部联合第十四批医疗队开展“感恩党、跟党走·一带一路、护佑健康·义诊活动”的党史学习教育主题活动,切实为同胞办实事。在尼日尔,崔哲哲也认真指导中国援建医院的疫情防控,指导应对突发疫情以及新冠肺炎疫苗接种;开展新发感染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和临床评估等工作。在非洲抗疫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各种困难和危险,比如当地政局动荡带来的治安问题,新冠肺炎检测不到位带来的社区大量传染源和被感染风险,蚊虫叮咬带来的疟疾高感染率,卫生状况差带来的经常性腹泻等等,但是,作为党员,他们选择面对挑战,选择坚守阵地,选择为奋战在一线的医务人员保驾护航,为当地华侨华人的健康保驾护航,他们卓有成效的工作,也赢得了科方和尼方各界广泛赞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