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感染肠道寄生虫病较普遍 秋冬季节适宜防治
发布时间:2009年10月16日
来源:广西卫生信息网 阅读次数:
分享到:
广西区地处亚热带,温暖湿润的气候和良好的植被,为肠道寄生虫的传播提供了适宜的自然环境,使人体肠道寄生虫在我区感染较为普遍。因此注意基本卫生,预防寄生虫感染,减少寄生虫的传播,力争于较短的时期内将严重危害广大人民特别是农民身体健康的肠道寄生虫病控制在较低的水平非常有必要。
感染了肠道寄生虫后,及时治疗是关键。钩虫感染易引起贫血病症,出现头晕、眼花、活动后心悸、气促、皮肤粘膜苍白等症状。严重者会引起心前区吹风样杂音、心率加快等。重症病患还会出现身体水肿。蛔虫、鞭虫和蛲虫感染会引起腹疼、腹泻、营养不良等症状。
秋、冬季节下雨减少,气候干燥,是群体驱虫治疗的最好时机。目前,驱虫药有“甲苯达唑”、“阿苯达唑”和“噻嘧啶”等,大人和小孩在用药的时间和药量上有所区别,服药时应遵医嘱,适量服用。当群体驱虫出现副反应时,患者出现明显的腹泻、过敏、发热或感冒等症状,要及时对症处理并停止服用。
此外,为了更好地预防寄生虫感染,平时基本的卫生常识不能少。儿童平时要注意卫生,不要吮手指,洗手后才能拿东西吃;生的瓜果、蔬菜彻底冲洗干净或烫、洗、剥皮后再吃,以免食入虫卵,再次感染上蛔虫、鞭虫等肠道寄生虫。有些地方的农民用未经充分沤制的人粪便作肥料施放到菜地或秧地里,因此较易受到钩虫等寄生虫感染。为了广大农民的身体健康,我们要在农村积极推广“三格式”卫生厕所或建造“沼气化厕所”,利用这些卫生设施杀灭和沉淀虫卵,减少寄生虫的传播,力争于较短的时期内将严重危害广大人民特别是农民身体健康的肠道寄生虫病控制在较低的水平。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