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健康教育>热点信息>内容>

预防登革热防蚊灭蚊是关键

发布时间:2011年07月14日 来源:广西新闻网 阅读次数:

据海南省卫生厅10日公布的消息,该省发现两例输入性登革热病例,患者为泰国探亲返琼人员。针对海南近日出现的登革热疫情,712日,记者从自治区疾控中心了解到,根据监测,广西目前没有出现登革热病例。不过传播登革热的白纹伊蚊,在广西普遍存在。目前正是蚊虫滋生时节,外出旅游,尤其是到有登革热疫情的国家和地区时,应注意预防。

  登革热是由登革热病毒引起的虫媒传染病,临床主要表现为高热、头痛、肌肉和关节痛、皮疹、淋巴结肿大及白细胞减少等症状,严重者出现高热、出血、休克,病死率高。

  自治区疾控中心谭毅博士说,登革热流行季节常是天气湿热、蚊虫滋生的季节,一般在每年的5-11月,高峰在7-9月。已知12种伊蚊可传播此病,但主要通过埃及伊蚊、白纹伊蚊传播。据介绍,蚊子本身不带病毒,吸了病人的血液后,病毒在蚊虫体内复制,具有传染性,伊蚊叮咬人体时,即将病毒传播给人。因在捕获伊蚊的卵巢中检出登革热病毒颗粒,推测伊蚊可能是病毒的储存宿主。在广西,小蚊虫可以传播的疾病不仅有登革热,乙脑、疟疾两种对人危害较大的疾病,也由蚊子传播。因此,防蚊、灭蚊是消除这些疾病的关键。

  在广西,已有20多年没有登革热病例报告,目前也没有发现病例。虽然如此,由于周边国家时有登革热疫情发生,每年广西仍加强对致病虫媒及传染病的监测和防治。预防登革热的关键是消灭伊蚊。谭毅博士说,伊蚊喜欢在小面积的积水上产卵繁殖,因此,室内室外不要留有积水,有积水的盆罐应清理干净,家中花瓶等容器最好5-7天换一次水,能减少白纹伊纹的密度。夏季去旅游或进行野外活动时,要涂防蚊剂。如果到有登革热疫情的国家和地区,尽量少到蚊子易滋生场所停留或活动,不要到旅游景区当地病人家中,住宿时选择有空调或良好避蚊措施的房间等。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手机版
服务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