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新闻中心>基层CDC>内容>

河池开创公共卫生服务新模式

发布时间:2010年12月28日 来源:广西疾控 阅读次数:

健康报广西记者  潘少波

 

右江革命老区策源地之一——广西河池市结合本地实际,从如何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着手,狠抓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下移”工作,在全国率先于乡镇卫生院设立公共卫生服务科,开创了全市公共卫生服务的新模式,有效地推进了山村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使广大山区农村村民在医改中得到了真正的实惠。

河池市位于大石山区,经济比较滞后,山区群众生活较贫困。过去,该市乡镇卫生院因偏重医疗而忽视公共卫生服务,医务人员成了单纯的“治疗员”——病人来了“头痛治头,脚痛治脚”、“打打针,发发药”,没有起到一个宣传群众,“预防为主”的“保健员”作用。在新形势下,这种传统的乡镇卫生院机构设施已经越来越不适应人民群众防病保健的需求了。为了扭转这种状况,河池市政协副主席、河池市卫生局局长韦凯钟坐不住了,他说:“基本医疗服务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是乡镇卫生院两大职能,而要实现这两大职能,就必须把健康干预关口和公共卫生服务往乡村下移,把预防为主的卫生方针真正落实到乡镇卫生院。”于是,今年以来,河池市医疗卫生部门勇于创新,决定在全市各乡镇卫生院设立公共卫生服务科。

该市在各乡镇卫生院按标准化新建立的公共卫生服务科集信息资料室、疾病控制室(兼传染病、慢病、精神病防治室等)、妇女儿童保健室(兼孕产妇保健、计生室)、健康教育室、预防接种门诊等职能科室为一体,并按各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总数的30%配置相关医务人员,有效承担起建立本乡村居民健康档案、健康教育、预防接种、传染病防治、儿童保健、孕产妇保健、老年人保健、慢性病病人管理、重性精神疾病管理等九大公共卫生服务职能,为乡镇卫生院完成公共卫生服务工作提供制度保障。

一年来的卫生工作实践,使河池市卫生局一班人深刻地意识到,设立公共卫生科,可以实现乡镇卫生院从以医疗为主转变为基本医疗服务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并重的科学格局,极大减少可免疫性疾病的发生。它是国家医改惠民政策的具体体,对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有效地控制疾病流行,改变居民健康状况,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据了解,河池市各县、市政府和有关部门对该市推行的“公共卫生服务科给予大力支持,在资金上,按乡镇总人口每人15元的经费来扶持各乡镇卫生院开展此项工作;在人力上,按要求充实、配备好医务人员,现新建立的各乡镇卫生院公共卫生服务科人员占全院医务人员总数的30%。有不少乡镇还统筹资金,扩大公共卫生科医疗卫生设施建设。由于领导重视,人员资金到位,目前,河池市在乡镇卫生院推行的公共卫生服务科建设工作正在全面铺开。到201012月底,该市已有50多个乡镇卫生院按标准要求建立了公共卫生服务科,占全市乡镇总数的35%

设立“公共卫生服务科”对农村卫生工作有何好处?农村居民到底得到多少实惠?带着这个问题,记者于冬至时节到河池市采访。走进该市几个乡镇卫生院,记者耳闻目睹的是,该市各乡镇设立的公共卫生服务科工作重点是,大力开展健康教育和保健干预,逐步扭转当地老百姓的健康观念,实行预防为主的卫生方针;而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则将“治已病”延伸发展到“治末病“,有效地减少当地群众可免性疾病的发生,提高了当地居民的健康水平。

来到宜州市洛西镇卫生院,记者看到一间窗明几净、宽敞明亮的面积近300平方米的大厅,里面设有健康档案处、健康教育处、疫苗接种处、妇女儿童保健处、老人保健处、孕产妇保健处等。此大厅是该院自筹资金10多万元新建起来的。龙岩院长告诉记者,该院新成立了公共卫生服务科,配备了12个医务人员,负责农村居民健康档案和健康教育工作,预防接种、传染病防治、妇女儿童、老人保健、慢性病管理等工作。公共卫生服务科成立以来,这些医务人员分别走进社区、村屯、农户开展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今年完成了农村居民健康档案7216份,完成25.3%;对全乡35岁以上的人群实行了门诊首诊测血压及开展血糖检验等;免费为建档居民7000多人进行体检及用药、饮食、心理等健康指导;对确诊高血压、糖尿病、慢性病等患者及60岁以上的老人进行登记管理,定期随访,疾病预防和康复指导;在健康教育方面,对全院医务人员和全体乡村医生进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培训,并配备多媒体授课设备,经常在本院或到村屯开展健康知识讲座等健康教育活动,自公共卫生科建立起来至今,接受该科健康知识教育人数达16000人次,占全镇人口总数50%以上。同时,该院还经常派出医疗卫生业务骨干到村屯一边为群众诊病治病,一边大力宣传公共卫生科的业务范围、业务特色、宣传民族医药,并进行现场操作,如开展拔火罐、针灸、按摩、刮痧等。此外,该院还经常对就诊病人(包括出院病人,门诊病人和预防接种对象)视情况采取电话、上门形式进行随访工作,对此,当地群众非常满意。

正在该院进行就诊的名叫韦直来的患者对记者说:“以前我得病没人管,无人问,现在我得了点病,有人关心,有人随访,还耐心给我讲解如何防病的知识,如今公共卫生服务真周到。”

龙院长还告诉记者,公共卫生服务科人员还把“让利群众”、“关怀患者”作为服务宗旨,坚持因病施治,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治疗,尽可能给病人优质优惠服务。公卫科成立以来,该院已经给群众让利5万元的医药费;同时,在实施公共卫生服务中,该院着力为孕产限提供产前、产中及产后全过程优质服务,提高孕产妇保健质量及儿童出生健康水平,今年全镇住院分娩率达100%,孕产妇死亡率、新生儿破伤风均为零。

走进环江县洛阳中心卫生院公共卫生服务科,记者看到九大公共卫生科室具备齐全,十几位村民正在明亮宽敞的大诊室里接受医务人员的健康咨询或诊治。该院韦巩专院长向记者介绍说,建立公共卫生服务以来,该院领导班子组织医务人员在着力加大“治末病”力度的同时,还围绕“让老百姓得实惠”这个主轴,对本院和各村卫生室的行政、业务、药械、财务和绩效考核等方面实行规范化、一体化管理,取得好成效,闯出了新模式,一是规范了乡村卫生组织秩序,解决了一村多设卫生室的问题,取缔了无证行医,实现了卫生资源优化配制和有效利用;规范了药品采购行为和乡村医生用药行为,药品由该院统一采购,按“用药目录”调拨给村医,有效保障农民群众用药合理、有效、廉价、安全,从而加深了群众的信任度,来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看病取药的人自然多起来了;二是突出了该院在全镇的“枢纽”作用,使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外的关系从竞争对手变为合作伙伴,这样,有效地推动了医院的业务发展;三是规范了转诊行为,使农村病人得到及时有效地诊治,保障了村民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加强了培训机制,提高了乡村医生的医疗服务水平,降低了医疗事故的发生,从而提高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今年,该院经济收入比去年同期增长50%,各村卫生室业务收入也比往年增长20%30%

接着,韦巩专院长带着记者来到他管辖下的江口村卫生室,该村村医韦胤晓介绍说,自建立公共卫生服务科开始,江口村卫生室就坚持做到看病有登记,取药有处方,收费有发票,进药有帐目,而帐目都在乡镇卫生院公共卫生服务科掌控之中。这样“乱收费”的现象不复存在了,群众也相信我们村医了。一位年过六旬的糖尿病患者高兴地对记者说:“我们村离镇卫生院7公里远,过去看病比较难,现在执行乡村一体化管理,看病取药多方便啊!”一个中年妇女接着说:“我儿子三岁多,以前孩子一生病,我就得背着儿子走7公里远的路到镇卫生院看病取药,现在药价都一样了,村医还给我儿子建立健康档案,现在儿子一感冒发烧拉肚子什么的,他自己到村卫生室给村医看病取药打针织品,我下地干活也放心了。”

“在乡镇卫生院建立公共卫生服务科,就可以有效解决村医‘重医轻防’这个难题了。”河池市卫生局副局长、市疾控中心主任韦东录深有体会地说,“以前,不少村医‘重医轻防’,对法定传染病不登记,不报告,不愿意承担上级部署的各项预防保健任务,或敷衍了事。建立公共卫生科后,乡村医生利益挂勾,乡镇卫生院可直接给村医下达疾病预防指标、任务和责任,村医自然会担起疾病预防的重任,这样,最基层的村一级疾病预防工作就有人管有人抓了。”

韦东录说,住在最基层的村医能积极配合我们,那么基层疾病预防工作就好办多了。就拿防艾工作来说吧,这些年,作为疾病预防控制部门,我们虽然对防艾宣传抓得很紧,但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报告数却没有下降,究其原因,就是防艾宣传浮在面上,没有深入到村屯农户。今年,我们在乡镇建立公共卫生科,强调要把防艾宣传重点下移到村一级,并通过市级政府下文,在都安县地初乡上江村塘广屯,建立了我国首个防治艾滋病村民自治村,取得明显的效果。

记者走进该防治艾滋病村民自治村,村头竖起的防艾宣传栏、钉在各农户大门两侧的各种防治艾滋病宣传牌以及写在外墙上的防艾标语特别引人注目;一进农户家里,记者就被张贴在墙上的有关防治艾滋病宣传画、村民防艾公约及管理措施吸引住了。记者进村随便问一个人,大家都知道防治艾滋病的方法和传播途径。一个姓梁现年78岁的阿婆对记者说,以前她根本不懂得什么叫艾滋病,后来,她到防艾自治村小组咨询,才知识艾滋病危害是如此严重。她有两个孙子在外地打工,每次跟孙子通电话时都叮咛孙辈们要注意防艾,珍惜生命,洁身自爱,不要在外头乱来。

据介绍,该防艾自治村成立后,按每20户左右组成一个防艾自治小组,由乡、村公共卫生服务人员对村民进行防艾培训和业务指导,执行分户负责,分片包干,形成乡、村、屯、户与户联防联控网络和防艾机制。这样,有效地促进了预防艾滋病工作的开展。目前,艾滋病防治宣传网已经覆盖了该村所有的农户,每个农户都备有防艾手册和防艾读本,村民防艾意识明显提高,“珍惜生命,远离艾滋”已经成为村民们的自觉行动,因此,有效地防止了艾滋病在该村的传播。今年以来,该村没有一染上艾滋病的病例。今年122728日,河池市在都安县召开防治艾滋病现场会,向全市推广了该村民自治村防艾的先进经验。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手机版
服务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