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中心成功处置一起旋毛虫病暴发疫情
发布时间:2017年05月15日
来源:自治区疾控中心寄防所 阅读次数:
分享到:
2017年5月3日12:00,我中心接到横县疾控中心报告,称横县人民医院先后收治某糖厂数名职工,均出现不明原因发热、肌肉酸痛症状,医院怀疑旋毛虫感染。接到报告后,我中心领导高度重视,方钟燎副主任立即布置应急处置工作,于当天傍晚派出寄生虫病防制所2名专家赶赴横县开展病人核实诊断、疫情评估及调查处置工作。
经调查,近十天内横县人民医院接诊了5名具有全身酸痛、发热等相似症状体征的病人,给予抗菌治疗无效,经会诊后认为可能为旋毛虫病。进一步了解,这些病人均在“三月三”(4月30日)聚餐生食猪肉,同时了解到还有一部分村民也生食了该猪肉。为明确诊断,经病人同意后于5月4日对其中4名患者采腓肠肌进行活检,最终在肌肉组织中镜检找到旋毛虫幼虫。根据《旋毛虫病暴发处理技术规范》(2015版)的条款,符合旋毛虫病疫情暴发标准,当地立即启动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5月4日晚,我中心再次派出寄防所与应急办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疫情处置小组,会同南宁市疾控中心专业人员赶赴横县。5月5日上午,区、市两级专业技术人员与当地卫计局、疾控中心、横县人民医院、畜牧部门召开了疫情分析和工作布置会议,制定应急处置方案等。由于病人病情均已经进入成囊期恢复期,发生危重、死亡病例可能性已经降低。当天上午,专家组和横县疾控中心人员前往疫点对暴露人群做个案问卷调查和暴露者血样采集,对所有暴露者给药治疗并对疫点居民开展健康教育,要求后续对疫点周围环境进行灭鼠处置,消灭可能的旋毛虫保虫宿主。
目前,累计发现18例旋毛虫感染者,其中16例有程度不同的临床症状,所有感染者均接受了阿苯达唑灭虫治疗,未有出现重症和死亡病例。经追查,病猪为一商人从海南省某地购买,自行运回横县,病猪的具体养殖地仍在调查中,有关信息已告知海南省疾病控制中心。
旋毛虫病是一种人畜共患寄生虫病,人因生食或半生食含旋毛虫幼虫囊包的猪肉及肉制品而感染。幼虫会侵入全身肌肉组织,典型的临床表现有肌肉疼痛、发热、眼睑水肿等,严重时会引起心力衰竭、甚至死亡。广西上世纪末在德保、邕宁、横县等有吃生猪肉习惯的县份曾有暴发,多名患者死亡,因此,旋毛虫病是一种病情凶险、病死率高的寄生虫病。加强肉类食品的监管,改变不良饮食习惯,杜绝生食猪肉等是防止本病暴发的关键。



经调查,近十天内横县人民医院接诊了5名具有全身酸痛、发热等相似症状体征的病人,给予抗菌治疗无效,经会诊后认为可能为旋毛虫病。进一步了解,这些病人均在“三月三”(4月30日)聚餐生食猪肉,同时了解到还有一部分村民也生食了该猪肉。为明确诊断,经病人同意后于5月4日对其中4名患者采腓肠肌进行活检,最终在肌肉组织中镜检找到旋毛虫幼虫。根据《旋毛虫病暴发处理技术规范》(2015版)的条款,符合旋毛虫病疫情暴发标准,当地立即启动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5月4日晚,我中心再次派出寄防所与应急办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疫情处置小组,会同南宁市疾控中心专业人员赶赴横县。5月5日上午,区、市两级专业技术人员与当地卫计局、疾控中心、横县人民医院、畜牧部门召开了疫情分析和工作布置会议,制定应急处置方案等。由于病人病情均已经进入成囊期恢复期,发生危重、死亡病例可能性已经降低。当天上午,专家组和横县疾控中心人员前往疫点对暴露人群做个案问卷调查和暴露者血样采集,对所有暴露者给药治疗并对疫点居民开展健康教育,要求后续对疫点周围环境进行灭鼠处置,消灭可能的旋毛虫保虫宿主。
目前,累计发现18例旋毛虫感染者,其中16例有程度不同的临床症状,所有感染者均接受了阿苯达唑灭虫治疗,未有出现重症和死亡病例。经追查,病猪为一商人从海南省某地购买,自行运回横县,病猪的具体养殖地仍在调查中,有关信息已告知海南省疾病控制中心。
旋毛虫病是一种人畜共患寄生虫病,人因生食或半生食含旋毛虫幼虫囊包的猪肉及肉制品而感染。幼虫会侵入全身肌肉组织,典型的临床表现有肌肉疼痛、发热、眼睑水肿等,严重时会引起心力衰竭、甚至死亡。广西上世纪末在德保、邕宁、横县等有吃生猪肉习惯的县份曾有暴发,多名患者死亡,因此,旋毛虫病是一种病情凶险、病死率高的寄生虫病。加强肉类食品的监管,改变不良饮食习惯,杜绝生食猪肉等是防止本病暴发的关键。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